【大公文匯】「頭號殺手」肺癌主因非吸煙? 梁熙盼政府普及肺癌篩查

立法會議員梁熙、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創辦人吳偉麟出席記者會。(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九歌 攝)
立法會議員梁熙、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創辦人吳偉麟出席記者會。(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九歌 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李九歌)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早前對肺癌患者進行訪問調查,以了解他們的背景、治療期間所缺乏的資源及對肺癌篩查的認知與看法等。該基金今日(17日)舉行記者會公布結果,立法會議員梁熙、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創辦人吳偉麟出席。

資料顯示,肺癌是香港病發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俗稱「癌症殺手第一位」。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1年的數字,新增肺癌病例共5978宗,其中死於肺癌的人數高達4037人。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去年10月至12月以網上問卷形式,直接或透過照顧者訪問了110位肺癌患者,以了解這班患者的背景(如吸煙習慣、年齡、家族史)、治療期間所缺乏的資源及對肺癌篩查的認知與看法等。受訪者年齡近半數是50歲至60歲,其次是61歲至70歲,70%受訪者確診時已屬第4期肺癌。

調查顯示,約六成受訪者在病徵出現後需要三個月以上才能確診,超過70%的受訪者曾因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過長,而考慮或選擇向私家醫生求診,顯示有急切需要加強篩查及提早診斷。在吸煙習慣方面,80%的受訪者從不吸煙;戒煙的肺癌患者大部分(76.9%)已戒煙超過一年,三分之二吸煙者每日吸煙少於或等於一包,這顯示肺癌患者吸煙情況並不嚴重。肺癌在非吸煙者亦非常常見。所有受訪者中,超過95%認為現時政府所提供的肺癌支援並不足夠,認為支援抗癌路上仍有改善的空間,包括藥物治療方面的資助、加快對肺癌的確診、加強專職醫療的癌症服務,以及肺癌疾病知識。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調查亦顯示,受訪者普遍對肺癌篩查認知度較低。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創辦人吳偉麟表示,調查顯示超過半數受訪者不清楚現在已有肺癌篩查方法,超過95%的受訪者表示未曾參與過肺癌篩查,並且全部受訪者一致贊成政府應引入肺癌篩查。他盼望政府能積極考慮將肺癌篩查普及化,在全港實施政府主導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查計劃,以便及早診斷肺癌,減輕患者在接受預後治療時面對的經濟壓力。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指,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的五年存活率隨着期數增加從最早的超過90%下降到不到10%,後期肺癌的治療對病人及醫療系統能夠帶來更顯著的經濟負擔及心理壓力。根據國際研究指出,現時低劑量電腦掃描用作肺癌篩查已獲世界認可,可有效於早期發現肺癌,從而改善預後及降低肺癌死亡率,由此可見及早篩查及確診肺癌的重要性。

立法會議員梁熙議員表示,肺癌是香港癌症「頭號殺手」,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加強肺癌相關的健康教育。同時,肺癌篩查費用1880元起,而確診肺癌第四期患者的標靶治療費用每個月是4萬元。梁熙指,目前香港特區的篩查計劃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和大腸癌,他認為現階段可以覆蓋肺癌篩查,希望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降低治療成本的同時,壽命也會大大延長。

原文連結:https://www.tkww.hk/a/202403/17/AP65f69358e4b0eb64da1216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