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人 Norman Ng 分享愛
同路人 Norman Ng 以往非常專注工作,當癌症找上了他後,成功不再是局限於對金錢,升職的追求,他希望在人生下半場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分享愛給更多的人。
最近一位與他相識了二十五年的舊同事因肺癌去世,更加強化了他為社群做更多的決心。
感謝 Norman Ng 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並慷慨捐款予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以支援更多癌症患者的需要。❤️
了解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之工作:www.cicf.org.hk
珍惜人生下半場
吳樂文先生偶然發現患上一期甲狀腺癌,心中冒出無數問號:「為何會是我?」。幸而得道多助,除獲親友,同事關懷,還得資深專科醫生治療。大病過後,他對人生別有一番領悟......
人間有情
回想第一次抽細胞後,吳先生仍記掛工作,居然上班去了:「回公司後馬上找上司,跟他說「出事」了,下個月未必可以到菲律實出差。上司以為是業務出了問題,誰知問題在我的健康。我跟他解釋甲狀腺有陰影,結果未明。上司囑咐我放開手頭工作,身體要緊。我們公司強調caring culture,walk the talk,一直以為只講不做,那時頓覺人間有情。」
開讀啟迪 惜緣惜福
動手術以前,吳先生獲同事贈與兩本書:「Rick Warren的The Purpose Driven Life談論了人生的目的 、如何以目標驅使自己活下去等。他陪很多人走到人生終點。他說生命完結時,病人不會把大學碩士文憑或者金錶拿出來細看。到最後,病人只想最愛最關心的人陪伴左右。Relationships are what life is all about,原來人生就是人與人的交往。」
「他說付出愛即付出時間,而錢不能買時間。人生有多長時間有配額。人常忙碌,沒時間,只要為人花時間,即是付出了愛。這次很多親友送了慰問卡給我。買卡也要付出時間,也就是付出愛。看著這些卡片,深感緣分由健康建立。」
反思人生下半場
「另一本叫《人生下半場》的書,令我領會了很多事。作者Bob Buford是成功的有線電視台主席,篇信基督教。書中記載人生有上半場,有下半場。人生上半場常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量度價值,如讀書,考試,攻讀學位,結婚,升職等,全都圍繞個人。這正是本人的反映,我上半生四十三年也是以自我為中心,這樣量度自己的成功。現在卻是時候反思自己的人生下半場,怎樣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香港男士壽命平均八十多歲。我過了一半,處於中場休息。讀後感受良多,知道了做人的意義。書中有一段很想分享:無論你說甚麼,信甚麼,做甚麼,如果無愛,便只會一無所有。」
What Matters Most
No Matter what I say,what I believe,and What I do,I'm bankrupt without love。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三節
吳先生坦言前半生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很強,成功乃必然,「謙卑」二字很少想。病後,他一方面慶幸自己遇到良醫,另一方面決定在人生下半場不再自視過高:「物質很虛幻,可以一剩那全失。最真實的反而是人與人的交往。在此,我希望再次感謝在我患病期間支持和鼓勵我的親友及同事 - 衷心感謝他們!」
文章來自: HEALTH ACTION